近日,央视曝光了“速成鸡”的生产过程,在一些地区,有养殖户给“速成鸡”喂食至少18种抗生素,让鸡不至于得病死亡。还有养殖户给鸡喂违禁药物,这些药能让鸡在3天~5天就增重1斤。
从加工生产到销售环节,这种“速成鸡”更是一路畅通,质量把关形同虚设。更令公众感到不安的是,国内知名肉禽产品供应企业山东六和集团,拥有肯德基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的百胜餐饮集团均卷入此次风波。
对于央视的曝光,肯德基发声明与六和集团“撇清”关系,称今年8月已停止采购其鸡肉原料。另一家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则在一则官方的简短声明中称“请大家放心食用”。
“放心食用”的字眼对于公众来说已然不再适用,即使明确打上“放心食品”、“安心食用”等类似的标注,恐怕公众的信心也在低谷徘徊,因为一波又一波的食品安全危机纷至沓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早在12月初,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区域性小供应商山西粟海集团违规使用抗生素等药品提高白羽鸡存活率的行为就曾遭到有关媒体曝光,初步揭示了白羽鸡养殖行业的“潜规则”。而央视推出的对于山东部分地区白羽鸡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环节的全过程追踪报道,使公众对于白羽鸡食品安全风险的关注度急速上升。
食品安全问题常常存在这样两个要素:生产者无德,监管者失职。山西“速成白羽鸡”曝光后,有关部门曾作出检验“合格”的结论。而记者调查发现,从雏鸡进入鸡场,到肉鸡出场宰杀,再到上餐桌,多个环节存在隐患。对于至关重要的检验检疫程序,一些地方走过场,甚至花钱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此次曝光的山东速生鸡,同样存在养殖业药物使用监管空白、检疫失守等问题。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经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离开产地。然而,一身是药的速生鸡,出了鸡场后却一路绿灯。从宰杀企业检测人员编造养殖检疫记录,到快餐企业仅凭屠宰场证明就直接卸货,“病鸡”走上餐桌的步伐,并未受到任何检疫手续的阻拦。联想起健美猪事件中监管者收钱、开票、走人的做法,人们有理由追问:监管失守的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深层病态?
速生鸡曝光后,当地已经行动起来。山东省多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曝光企业调查核实,上海食药监部门也已对涉事产品进行抽检。这些都是回应社会关切的必要之举,但更重要的是,一只速生鸡能在4个月吃下18种抗生素后顺利进入市场,其中暴露的产业、检疫、监管等漏洞,迫切需要各部门负起责任,扎实整治,修复漏洞,以确保将放心鸡送上百姓餐桌。